武安古城墙位于武安市老城区中心地带,由内城和外城组成。据县志载:“县城内城,旧系土城,周围三里二百七十步,高二丈八尺,西、北二门,南、西、北三关,东北二面水沟为隍。”明代改筑砖城,高10米,阔8.3米,设西北二门,四角设角楼。北门上设紫金楼一座,建于元大德年间。北门外有白龙桥一座,建于明代,西门上设门楼。外城创建于明崇祯七年(1634年),周围13里,设13门,筑墩台40余座。结构内为夯土层筑,外皮用砖饰包砌。石材用河卵石、砖咬线横砌。民国时期拆毁。现存内城北门1座,长方形,东西长15.7米,南北宽14.8米。现存外城墙2段,长125米,宽10米。外东门一座,高4米,东门和城墙连为一体,砖、土结构,圆拱券,高4米,厚9米。存外城墙一段,长100余米。2008年10月,武安古城墙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